“三巨頭”英雄所見略同
“三巨頭”英雄所見略同
中聯重科、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3家企業,幾乎是靠白手起家打出的天下。1989年,梁穩根等4人從親戚朋友處湊齊6萬元錢,在一個地下室里開始創業,慢慢發展到今天這個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、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的三一重工集團,成為武漢塔吊、建筑機械、路面機械、挖掘機械等領域國內第一品牌。
中聯重科如今雖貴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“母體”,但同樣是白手起家。1992年,在長沙工程機械研究所工作的詹純新,與同事湊錢,創辦了一家制造混凝土設備的公司。如今的中聯重科,已是全球混凝土機械的龍頭老大,“影響世界的重工品牌”。
山河智能的成立時間更晚。1999年,53歲的中南大學教授何清華,靠50萬元借款和租賃而來的閑置廠房開始創業,如今已成為國內最具成長性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,成功開發出幾十個規格的湖北建筑機械租賃產品,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產品批量出口,被譽為武漢工程設備租賃行業新星!叭揞^”的另一個共同特征是,都是上市公司,都充分利用了中國的資本市場,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。
湖北人,喜歡把“高校眾多、科技力量雄厚”掛在嘴上。是的,武漢確實是全國第三大高校密集區,有幾十所大學,名牌院校眾多,有130多萬在校師生;還有幾十家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院所,專家教授不算,光兩院院士就有五六十位,比全國許多省份都多幾倍甚至幾十倍。
湖南的大專院校、科研院所、院士專家數量跟湖北顯然不是一個檔次,但科技力量和產業發展卻有著極高的關聯度。
裝備制造業的“三巨頭”都有高校背景,而且都來自于同一所高校——中南大學。
梁穩根在地下室里創業時,靠的是自己的大學老師提供的技術。三一重工上市前后,有大批中南大學師生提供人才、技術支持,直到今天。
詹純新曾在多個場合表達了“整合全球資源”的雄心,去年底至今年初,中聯重科并購了全球混凝土機械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,接著,聘請CIFA董事長Mau-rizioFerrari為中聯重科副總裁兼中聯CIFA混凝土機械管理公司總經理。中聯重科的財務總監鄭方定是美籍華人,曾在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任首席財務官。
中聯重科監事會主席龍國鍵稱,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不單是走出去收購兼并,占領市場,從長遠戰略發展看,應該是對全球資源的整合,做到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